人物
时段
朝代
“刘君良” 相关资源
诗文库 正文
宗说下 南宋 · 陈淳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七三一、《北溪大全集》卷一三
此篇方起草未及竟,而先生寝疾矣。
姑存此,以见大意。
或问:古人宗法,果可以行于今与否欤?
曰:后世颓风敝俗,与古人宗法相反者莫甚于今日。
生民秉彝,良心天理之不容泯没,亦未尝不间见于世。
而近代先觉诸儒宗所相与发明遗文故典者,亦已昭昭有成说于世矣。
盖今之所谓姓氏者几更,世代离乱,朝市变迁,已不复上世圣人因生胙土之旧章。
百宗荡析,或妄委其姓而冒人户贯,或妄以户贯与人而溷其宗,何止于托汉婿而冒姓刘,以狄种朱邪而附李属籍也!
至于无嗣续而欲继绝者,又不本圣人同宗为后之正典,乃字育螟󸚕,昵非族类。
或取诸妻之党,若鄫人立苢公子、郭氏之立柴荣
或取女子之出,若贾氏之立韩谧;
或公然取他族苗裔,若存勖之养宁,嗣源之养王从珂;
或以他人妊孕为己出不之怪,若秦政之本吕不韦,楚幽之本黄歇,宋苍梧之本李道儿。
又有若汉鬼之蓬头歆祀,莫识为谁何者。
意其得于荒茫遗弃不可知之中,抑又有若司马之牛睿,阴为暧昧者。
凡此数,不惟󲦤绅宦族为然,在阎闾编户之伍,盖总总也。
岂知神不歆非类,民不祀非族,是乃自为斩绝之道,而非有嗣续之实也。
谱系真赝既杂乱不明,而宗庶昭穆又颠倒无辨,或以弟为子,或以子为孙,或位侄于叔之上,班叔于侄之下,是以族属不相统,恩意不相浃。
在族燕,一序齿为仪,不复省名分尊卑之别;
在族会,一视财为礼,不复顾服纪疏戚之差。
名家显族,降为皂隶而不之知,虽至亲以过门为辱。
自白屋至卿相,问其所从来则莫之识。
或识之,每羞道其祖。
甚至父母在,已析居异籍,兄弟不相顾,一如路人。
户未割,反互相残贼;
亲未尽,不复相往来。
冠昏死丧不相告,贫穷患难不相恤。
故骨肉第相告讦,而无亲睦之风;
族党务相争斗,而乏逊顺之习。
于是有语及祀典,则祢已附而高、曾忘忽,不致享祭,有主而适庶相胜并立庙。
或欲叙及宗法,则皓首诸父不肯陪礼于少年适侄之侧;
华发庶侄亦耻屈节于妙龄叔父之前。
家家自为俗而各有法,人人自为法而各有心。
公卿大臣,阀阅才易一世,即坠涂地;
贤人君子之后,不复能世其家。
回视古人宗法,与之甚相反者,盖莫甚于今日也!
然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,走兽之道也;
知有父而不知有祖者,飞鸟之道也。
人灵于物,知有祖祢,尊尊亲亲,秉彝良心,夫孰不固有之,本无古今贵贱之别。
虽更叔世衰微离乱之极,犹有孝义族类,班班史册。
或九世同居,相与忍为雍睦者张公艺。)
或宗族七百口,设广席,长幼以次坐共食者五代江州陈氏。)
或三世共财,子孙朝夕礼敬,常若公家者后汉其重。)
或缌服百口同爨,昆季相事如父子者(《南史》杨播。)
或累世同居共庖,兄弟至四从皆如同气者唐刘君良。),或子孙数世至二百余口,犹同居共爨,田园俸禄,皆聚一库,而计口日给饷者(本朝李昉。)
或奉兄轨如父,公禄赏赐皆入轨之库,有所资须悉就轨请者宋蔡廓。)
或奉叔母李如母,兄弟寸尺皆入李之库,四时分赉,一听李自裁者(《北史》崔孝芬。)
则良心天理之不容泯没者,固未尝不间见于斯世也,而近世先觉诸儒宗,所相与发明遗文故典,又昭昭可覆。
程子曰:「管摄天下人心,收宗族,厚风俗,使人不忘本,须是明谱系,立宗子法」。
又曰:「若立宗子法,则人知尊祖重本,而朝廷之势自尊」。
此言宗法之为系甚重也。
如曰:「宗子法坏,则人不知来处,以至流转四方,往往亲未绝不相识」。
又曰:「宗子法废,后世谱牒尚有遗风,谱牒又废,人家不知来处,无百年之家,骨肉无统,虽至亲恩亦薄」。
此言无宗之为俗不美也。
如曰:「凡言宗者,以祭祀为主,言人宗于此而祭祀也。
以己之旁亲兄弟来宗于己,所以得宗之名,非宗于人也」。
则明其所以为宗之义也。
如曰:「立宗子法亦是天理,如木必有直干,亦必有旁枝;
如水必有正源,亦必有分派。
又有旁枝达而为干者」。
明其皆于自然之势也。
至论所以行之之实,则曰:「须且如唐时立庙院,仍不得分割祖业,使一人主之。
又如韦家宗会法,月为一会,以合族,使骨肉之意常相亲」。
其间支子不祭,则曰:「齐戒致其诚,意与主祭者不异。
可与则以身执事,不可与则以物助。
不别立庙,为位行事而已。
虽不祭,情亦可安」。
其论长子不得为人后,则曰:「若无兄弟,又继祖之宗绝,亦当继祖。
如卑幼为大臣,以今之法,自合立庙,不可使从宗子以祭」。
孝逸先生 宋 · 胡铨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三二三、《胡澹庵先生文集》卷三一
罗无竞字谦中,其先长沙人,遘马氏乱,家于庐陵
曾祖晟,祖亮,父允,以好善闻州里。
谦中皙帻丰姿,幼颖悟,年十六游学南昌且数岁,有声场屋。
三舍法行,岁时钩校,行艺出诸生上。
疾士风日薄,归杜门。
会有熙河之役,上书条利害,特旨褒美,授迪功郎
交亲强之仕,始为建宁主簿
爱民如恐伤,御吏束湿。
鲁人,黩货无艺,谦中连指其过,衔之,思所中伤,无毫发衅罅,令卒以贪败。
先,谦中尝摄尉,乡民为觳抵戏,令意为盗,檄尉捕。
既得,移县以实,则使喻以风指:「此可超某官」。
笑曰:「杀人以为梯,忍耶」?
亟白郡,数十人得不冤。
剧贼众数千,声詟建宁,民凛凛欲亡,其同僚谋自全,谦中曰:「邑无大小」。
召吏民,键以祸福,为守备,盗不入境。
去官,百姓遮道留。
归踰年,丁父忧毁甚。
母不胜悲,不得已,强食。
免丧,不复仕,号遁翁,蓄书万卷,大蒐其间,故人清风,觞咏竟日。
建炎间,金人渡江,聚落争顾府,谦中太息:「吾独如墨庄何」!
虏过其庐,曰:「儒先家也」。
戒毋犯。
自是避地者如归,或以方义成堡
一日忽得疾,侍母不解。
寝棘,泣数行下,谓家人:「吾不得终养矣」。
遂卒,年五十三。
门下客私谥曰「孝逸先生」。
娶朱氏。
子良弼、良佐。
谦中喜作诗,高处切《风》《雅》,平处往往鲍、谢难之。
天资静易,未尝丐汲引,而荐者章交。
待人以和,若汎然应,而终不易其介。
父事兄,友其弟。
弟死,厥孤方襁褓,养育数年而夭,则以良佐为之后,且嫁其女。
姑若妺寡而寠者,给其养终身,死则具礼以葬。
子姓皆兴于学。
绍兴初取士复诗赋,良弼为乡举首。
亡几何,上大飨合宫,恩耄,其母年九十,封太孺人
人谓谦中仰亲俯子,皆可无憾。
集数卷,经解数卷,著《清襟集》三卷,藏于家。
先君宣教雅与公厚,尝谓某兄弟:「谦中有佳儿」。
予之师清节先生萧子荆谦中友也,亦云。
故予兄弟乐与良弼游。
予登第后,读书山间十年,良弼未尝不来,来未尝不论文终日。
后被召,大臣举予应直言极谏等科,朋友有功焉,良弼为多,予其敢忘之?
顷得给事中李仲谦所为公墓志,又以所闻补之为公传,而窃评其大概,曰:为亲而仕近毛义,诙达以诡近东方朔,遁以求志近渊明云。
太史公曰:「在《易》之《蛊》曰:『干父之蛊,意承考也』。
又曰:『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』。
一卦而二戒,具圣人之意深矣」。
崇、观以来迄于政、宣之间,童、蔡方君图,门如沸羹,人争趋之,朝舆台而暮间两社者肩摩于朝,而不知其害。
及靖康之变,凡其党与耄婴颈血,不死刀锯则死于兵,骨相枕于道,颈颅有行万里者。
谦中于是时方白水捲帘,而青山隐几也。
人然后知公之为高,然犹挂名县篆者,父命不敢违也。
进不违父命,则合乎承考之,知时不可为而止,则又合乎高尚之
论曰孝逸,予宁欺公?
仲冬二日招诸兄弟续举真率会明日芝田弟诗来次荅一首 清初 · 查慎行
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:齿会集
弟劝兄酬又一堂,依然同产似君良(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四世同居虽族兄弟犹同产也)
小春已过冬犹暖,短晷虽移夜甚长。
老去喜为无事饮,兴酣聊斗此身强。
明朝梦觉三竿日,始信齐州接醉乡(用东坡睡乡记中语)
菊花岩记景定元年十月 南宋 · 姚勉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一四○、《雪坡舍人集》卷三五
饶别驾新安刘君良叔于所居读书之堂,假石为岩,种菊满焉。
既以字其堂,又为赋赋,文辞甚工。
余君道上饶,君为余言之,且请岩记。
,殿而芳者也,惟君子能爱菊。
君子曷爱乎
以菊后之无花者,且池台苑囿皆可,然非其素,独于岩乎宜。
濂溪先生曰:「,花之隐逸者也」。
方春荣时,红媚紫妖,不十日而委尘土。
独不尔。
秋高乃华,风凌霜侵,愈凛愈劲,宁有槁而无陨,盖似乎独立独行,临大节而不可夺者,故惟君子能爱之。
饮之可以禦大灾,药之可以远明视,粮糗之可以制颓龄,有功于世不细,盖非有体无用者。
青蕊珍丛,幽姿晓露,初则武夷山朱夫子
秋容老圃,晚节塞香,终则昼锦堂韩魏公也。
别驾君方骎骎世用,而爱菊之志,穷达不渝。
名岩以,其是之取乎?
若余也,则岩栖之素者也。
方将食夕英,问荒径,求见吾而无愧。
愿以君之赋,与灵均之《离骚》,靖节之《归去来辞》,对霜月并歌之,而嚼以咽。
景定元年庚申冬十月朔日,高安雪坡野客姚某记。
己亥杂诗 其三十八 清 · 龚自珍
七言绝句 押真韵
五十一人皆好我,八公送别益情亲。
他年卧听除书罢,冉冉修名独伤神(别南丰刘君良驹、南海桂君文耀河南君彦俦、云南戴君綗孙、长白奎君绶、闽黄君骧云、江君鸿升、枣强君际桐。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,匆匆难遍别,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。吴虹生已见前。)